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題:粉色“她鐵”:性別平等不止于口號
新華社記者季嘉東、樹文
在綠水青山的掩映下,一場“粉色”的鐵人三項賽在北京十三陵水庫水墨畫卷般的風景中進行。這是2025年“她鐵”粉色鐵人三項挑戰(zhàn)賽的第五站比賽。
12日早上7點30分,女子精英組率先出發(fā),男子精英組緊隨其后。女子精英組中,40歲的名將于姝珺獲得亞軍。
于姝珺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她鐵’,我認為一定要來參加一場‘她鐵’賽事,展現(xiàn)女性在鐵人三項賽場上的態(tài)度。我雖然沒有了20歲的青春年華,但有更強的內核,我很喜歡我的40歲。”
作為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xié)會推出的全新賽事品牌,“她鐵”吸引了大量女性跑友的支持和參與。6月22日,2025年“她鐵”粉色鐵人三項挑戰(zhàn)賽暨鲅魚圈鐵人三項賽在遼寧省營口鲅魚圈望兒山風景區(qū)開賽,這是“她鐵”的首站。
望兒山海拔106米,孤峰聳立,遠望宛如一位慈母凝視海面。相傳古時有一位母親含辛茹苦送兒子赴京趕考,不料兒子途中遇難。母親日復一日登海眺望,最終化作石像,上天感其誠心,將石像化為山,即“望兒山”。“她鐵”首站選在這片承載著母愛傳說的景點,既是對偉大母愛的致敬,也是對女性在體育競技領域挑戰(zhàn)極限的認可與鼓勵。
除了在賽場上的比拼,令人動容的還有“她鐵”選手們相互鼓勵、加油的場面。首站比賽里,劉芊箬體力不支,在心率170、“跑吐兩次”之后,開始放慢比賽節(jié)奏,在跑步階段跑錯路后,經過同年齡組對手的徐瑩善意提醒,兩人一同跑向終點、相擁慶祝,最終凈成績用時更短的徐瑩取得全程組全場第一名,劉芊箬收獲第二名。
“和好姐妹們一起比賽,一起讓中國女子鐵三的成績在世界上越來越好,特別幸福。”劉芊箬說。
2025年“她鐵”計劃舉辦6站比賽,目前已舉辦了5站,10月下旬將在江蘇無錫迎來今年的收官之戰(zhàn)。這幾站賽事證明了,促進性別平等不僅體現(xiàn)于宏觀的政策倡議之中,也蘊含在創(chuàng)造包容環(huán)境、給予特別關注的具體實踐里。
“她鐵”的賽場主色調為粉色,設置了豐富的女性專屬特權和區(qū)域,并安排女子選手優(yōu)先出發(fā)。粉色的沖線帶、終點門和獎牌,每一位女選手都能在精心布置的賽場挑戰(zhàn)極限。完賽后終點處,組委會為女選手們獻上象征柔韌與熱情的花朵,還精心打造了系列“她鐵”限定款紀念品,并為女性選手準備多重專屬物資。從專屬流程到細節(jié)關懷,這套模式強調了性別平等不僅是口號,更是貫穿于賽事組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行動和貼心考慮。
“她鐵”首站是白菊第三次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收獲了半程30-39歲的第一名。“第一次女子率先出發(fā),撞線后還有補妝的地方,組委會考慮得特別周到和貼心,上臺之前還能收拾一下,這次能夠美美登臺和照相非常開心。”熱愛各種戶外運動的白菊希望更多女性能夠感受運動的樂趣,“整個社會的審美和對健康的重視不斷提升,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多女性來參賽,特別好。”
對她們來說,鐵人三項是一種競技,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她們在鐵人三項賽場上直觀的表現(xiàn),比任何有關性別平等的口號都更有力。
于姝珺曾獲2005年全運會亞軍,2009年退役后便開啟了朝九晚五的生活。2016年,在成為一名母親后,她選擇重返鐵三賽場,因為她想讓孩子看看她為鐵三拼搏的樣子。
“什么是‘體育精神’?它是一種底氣,它告訴你曾經那樣的困難你都承受過,現(xiàn)在暫時的落后不能阻礙你的腳步。”于姝珺說,“就像鐵人三項驗證的,也許游泳你不是最先起水,但你的強項在后場。也許你的強項是自行車,也許你的‘絕殺’是在跑步那最后一百米。我們在鐵人三項的賽道里尋找答案——哪怕你不是最先完成的那個,但你一定是能夠完成的那個。”
面對杰出女性時,總有人會問她們如何平衡家庭、工作和生活,對于鐵人三項運動員似乎更是如此——不管是業(yè)余或是專業(yè),都要付出巨大精力和時間進行訓練和比賽。“其實不管男性還是女性,沒有人可以平衡,都是家人在幫你平衡。”于姝珺說,“我的兒子會對我說‘媽媽你去比賽吧’‘媽媽你要加油,作業(yè)我會完成’。這種支持也許不是在場上為你喝彩,也許是出門的時候爸爸煮的雞蛋,也許是媽媽給我裝的水。”
“女人40歲了還能干什么?我想說,女人40歲了還是能跑的。”于姝珺說。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chuàng)作品。
2.所有原創(chuàng)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tǒng)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shù)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xù)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lián)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