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微特稿】歷經多年修復,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陵墓4日首次正式向游客開放。該陵墓的歷史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飽受歲月風霜和劫掠破壞。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陵墓坐落于埃及南部帝王谷西側,與盧克索市隔河相望,毗鄰法老阿伊的陵墓,墓內壁畫尤為精美,是帝王谷中規(guī)模最大的陵墓之一。
據法新社報道,這座陵墓最早于1799年拿破侖遠征埃及時期被記載。在經歷長期發(fā)掘、劫掠與嚴重損毀后,該墓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牽頭,日本政府與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合作完成修復。據埃及文物部門官員介紹,修復工作歷時約20年。
阿蒙霍特普三世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第九位法老,在位約40年。在他治下的埃及呈現出繁榮穩(wěn)定的局面,藝術成就卓然。公元前1349年,阿蒙霍特普三世去世,享年50歲。
按照考古學者說法,法國和英國方面分別在1799年、1915年對阿蒙霍特普三世陵墓進行考古挖掘后,墓內大部分文物流失海外,現藏于巴黎盧浮宮、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英國?死麪柍潜さ忍。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木乃伊和石棺現存于埃及文明國家博物館。在位于開羅市中心解放廣場的埃及博物館陳列有這位法老及其王后泰伊的巨大石雕坐像。(劉江)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chuàng)作品。
2.所有原創(chuàng)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tǒng)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xù)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lián)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